喜报 | 国图信息参与的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!
近日,2022年度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结果揭晓,国图信息参与完成的“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”、“工程建设项目“多测合一”关键技术探索研究与应用—以烟台为例”分别荣膺一等奖和二等奖,为智慧城市的构建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。

项目主要围绕多源异构数据的处理、存储、管理以及平台研发等开展具体工作。
研发时空大数据混合多态存储模型与管理技术。实现各类二维数据、视频、BIM、倾斜摄影、地质等数据的动态凝聚、展示和管理。
构建按需、智能化云服务平台架构。基于微服务思想,融合虚拟化、分布式、弹性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跨平台、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,构建了强负载、高扩展、可移植的时空大数据平台,实现大规模空间数据的高性能计算以及时空信息的在线管理、空间计算、可视化和智慧化服务,提升平台时空数据运营与共享技术服务能力、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及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。
时空大数据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烟台市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,在城市精细化治理、自然资源管理、社会综合治理、部门政务大数据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,累计支撑了20余个部门近50个业务系统的运行,为烟台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。
(1)基于平台建立了自然资源全业务全流程的图文一体化审批系统,实现近40个业务事项的在线审批,支撑从事前规划、事中审批、事后监管到最终归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(2)平台汇聚全区各部门共8大类44小类8000多万条数据,并在牟平区应急指挥、防灾减灾、智慧社区、安全隐患排查、综合治税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应用。
(3)不断拓展应用宽度,与行政审批局、公路局、国有资产运行中心等积极对接,有力支撑了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。
(4)自2019年底运行以来,已匹配上图电梯数量3.88万台,调度处置电梯故障2402起,其中困人故障1425起,解救被困人员外2582人,电梯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11.96分钟,远低于不超过30分钟的标准要求。
工程建设项目在审批过程中,测绘成果数据的统一管理、各部门和各阶段数据的沿用共享均有所欠缺,易造成重复测绘的问题。为此,烟台市地理信息中心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“多测合一”关键技术探索研究与应用,提高项目审批效率,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测绘成果跨部门、跨阶段的沿用共享。
项目主要开展了市县“多测合一”测绘成果统一汇聚的方法探索,以“流程简化、信息共享”为总体目标,并结合烟台市“多测合一”项目实际流程,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“多测合一”业务办理、成果入库和管理共享业务流程,实现了县市测绘成果的一体化管理。
研发基于微服务模式的云原生架构技术。基于微服务架构,采用共享业务单元的模式设计平台,形成共享能力中心,提高平台的可扩展性、高并发性、高吞吐量、高水平资源隔离和服务动态编排能力,满足面向全市“多测合一”业务办理、接入、交换、共享和查询服务。
实现基于规则引擎技术的规则化质检。通过引入规则引擎技术,实现“多测合一”成果数据的文件完整性、命名规范性、格式正确性、要素丢漏检查,提高数据检查效率和数据处理效率。
研发消息中间件的数据交换技术。项目选用稳定、安全、高效、健壮的消息中间件进行数据交换,确保消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安全可靠送达,为各种不同应用模式、不同系统规模、不同消息传输量的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撑。
目前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“多测合一”平台已在烟台招远市、海阳市、栖霞市成功推广应用。全流程“多测合一”的测绘成果贯穿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、农转用审批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土地供应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、施工规划监督、竣工验收到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各环节,满足建设项目“全生命周期”所涉及各部门行政审批需求。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服务机构承担,打破业务分割,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、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的,避免重复测绘。推进了测绘资源有效整合,促进测绘资源共建共享,开放测绘市场,激发市场活力,优化营商环境。